生態故事:草原隱士-草鴞

今日要跟各位介紹一位
號稱草原中的隱士 : 草鴞
全名  東方草鴞

鴞,就是指貓頭鷹
領角鴞.就是頭上長了角
魚鴞.就是在水邊愛抓魚出名
林鴞.就是出沒在森林
鷹鴞.就是長得像老鷹
夜鴞.就是身披黑夜的顏色
雪鴞.就是身在雪地、又如白雪般潔白

而草鴞呢...沒錯,牠們就是常出沒在草地之中而得名


北石虎,南草鴞
草鴞可說與石虎有許多相似之處
1.都是特有亞種
2.都是肉食性,以小動物為食
3.棲地都是淺山地帶,離人類非常近
4.都是瀕危保育類動物
但保守來說,草鴞比石虎還要稀少!

草鴞特別偏愛茅草、丘陵地,人煙稀少的地方,
牠會把草折成隧道狀,白天躲在裏頭休息,晚上出來活動覓食。
然而他們生性謹慎,且白天休息地方不固定
每天的差異可以廣達五公里,有時會遷徙超過半個台灣,
現有記錄以台南到屏東最多,其他區域仍不確定。


起步中的保育
草鴞三十年前就被發現了,也一直受到保育,
但目前來說,可以說是"剛起步"。
 2017年開始,林務局、台南市政府、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,
共同合作進行衛星發報器追蹤研究計畫,
首次透過衛星發報器進行野外的動向追蹤,
揭開了草鴞生態習性的神秘面紗,更為草鴞保育開展出新的篇章。

以往不是因為草鴞未被重視或人為不力,而是牠們太難調查了 !
草鴞天生具有保護色,且棲地人煙罕至,探查已是一大難度,
加上牠們的遷移特性、夜行性的關係,
發報器裝上後,效果有限,難以追蹤,
以往補抓到的活體,都是誤觸鳥網被困住的。

匿蹤高手
扣除掉以上既有困難後,草鴞本身也不個簡單的角色。
消音飛羽>>
牠們身上的羽毛比一般鳥類柔軟,飛行拍翅時不會發出聲音,
因為末端飛羽具有消音裝置,是用幾近人類聽不到的頻率在飛行,
所以掠過人的耳邊,連風切都難以感受到呢,這有利於牠們接近、飛撲獵物。
高彈跳力的雙腿>>
草鴞具有所有鳥類最修長的腿,強而有力的雙腿,
可以使牠們草地中迅速垂直起降,奔跑,抓殺、攻擊獵物。
人類的七倍視覺:
草鴞的眼睛是長柱狀,
擁有著人類眼睛的七倍視錐細胞(想像眼球拉長成七倍),
所以感色能力與視力是人的七倍,具備相當良好的夜視能力。
殺手鐧-立體定位系統:
以上牠們的驚人的裝備,還不是最佳利器,
最厲害的系統就在牠們無辜的臉龐上。
草鴞的臉可不是裝飾,而是一個聲納裝置,可有助於辨識聲波、提高聽力,
牠們耳朵兩邊高低構造不一,隨時能夠聽音辨位,飛行中確定修正獵物位置。

所以以上的種種,加上牠們謹慎的個性,都大大提高了調查難度,
不只在台灣,連國外的文獻也相當有限。


已知習性
草鴞是一夫一妻制,
繁殖期,是以冬至前後為主要時段,
因為該時段是夜晚最常的季節。
育雛上,公草鴞會一直守在洞口當守衛,
母草鴞負責在洞內撫育寶寶。
牠們沒有響亮的啼叫聲,
(也是難以被察覺的原因之一)
目前也尚未知求偶過程。



小結
草鴞的資料稀少,對於牠們的了解也不夠多,
但可以確定的是,數量稀少、棲地正在減少,
是極需要被保育、被大家重視的物種。

草鴞是跟我們如此靠近,卻那麼不容易被發現,
不知是草原隱士功力太高深,還是數量正在逐漸減少...